古易居

茗腾茶叶|南岳茶场茶文化的历史传承与传承

2024-04-27 14:06 浏览:
导读: 一、以茶诗的形式凸现出南岳古老传承的茶文化四、以风格奇异的各种茶亭、茶室彰显南岳特色的茶文化五、用实物茶具的表现形式,记载传承了南岳历史的茶文化艺术2.竹制工艺品茶具丰富了南岳茶文化的内涵古朴的南岳竹木茶具生产工艺,造就了一个历史的车木之乡。

古代凉亭画法_古代凉亭插画_古代凉亭绘画工艺

南岳茶场

茶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东西和习俗,人们在劳动、休闲、饭后之余,津津乐道喝点茶水或品赏几杯,无不感到兴奋和神情。茶不但具有止渴、解愁、提神之精气,更有容颜、抗衰、益寿之功效。茶无处不渗透社会的每个阶层,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都有对茶的一种嗜好和钟情于茶。茶对于整个社会家庭和大众来说,其覆盖和普及面较高,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也无国界地域界线,在本国或异域,在城市或乡村,茶作为招朋待友、客人拜访可以说是当今社会各地比较流行、盛行、时髦的一种礼仪和礼节。茶巳经成为一种广泛的大众消费,也是一种高尚和时尚的消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饮茶习俗,有的地方喜欢喝早茶,而有的地方喜欢喝午茶,还有的地方更喜欢喝夜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古代凉亭绘画工艺,各有不同的地域和民族风味。凡是开过茶楼、茶馆的老板,光顾茶楼、茶馆的茶客,品过各种茶味、茶水的茶人,都感觉到茶的魅力与诱惑,茶不仅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精神和物质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时尚和品位的追求。

一提起茶,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想到茶文化。在南岳,茶文化在民间流传甚广,其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样,笔者在调研南岳茶文化过程中,通过搜集和收集的一些民间资料和史料,摘其部分经典和精华,以揭晓南岳茶文化的历史传承。

一、以茶诗的形式凸现出南岳古老传承的茶文化

1.唐代诗人李群玉在南岳衡山写下的《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流芳后世诗云:客有衡岳隐,遗余石廪茶。自云凌烟露,采掇春山芽。圭璧相压叠,碾成黄金粉。红炉炊霜枝,越儿斟井华。滩声起鱼眼, 满鼎飘清霞。凝澄坐晓灯,病眼如蒙纱。一瓯指昏寐,襟鬲开烦拿。顾渚与方山,谁人留品嗟。

以诗赞茶,是唐代诗歌一类重要题材。很多名茶,因诗人的吟咏而闻名。其中李群玉诗吟衡岳石廪茶,李白歌仙人掌茶,白居易歌顾渚紫笋,诗皆为名诗, 茶亦为名茶。中国现代百科全书或大型茶书《中国茶经》认为, 李群玉的《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是吟出名茶的诗,且以顾渚与方山作为对比,更显石廪茶名气之盛。

2.唐代名僧齐己善诗嗜茶,曾在南岳写的《咏茶十二韵》成为南岳茶文化宝库传作

《咏茶十二韵》全文: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 贵占火前名。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封题从泽国,贡献人秦京。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晚忆凉泉对, 闲思异果平。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据史料《全唐诗》介绍齐己, 说其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南岳生活,相传曾住在麻姑仙境附近的岩石下,后来这地方就叫己公岩。齐己在南岳衡山闭关潜修, 生活十年,住过福严寺、上封寺, 东林寺等。也在这里从中年步入老年。他钟情诗歌,一生爱茶,以茶参悟禅机,并且一直在这条路走下去,从未有任何犹豫和踌躇。他的诗作,其中吟咏茶事的诗就有三十余首,其《咏茶十二韵》充分地倾注了他爱茶的情怀和丰富的茶学知识: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南岳衡山茶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

{Ky:PAGE}

二、用茶歌的方式演绎出一曲精彩远古的南岳茶文化

1.清代文人聂镐敏写的《南岳茶歌》同是当时南岳茶文化史上一大杰作

茶歌吟:衡山滘橒立云壁,沐浴日月含英华。而我百宝淡无好, 指数物产先品茶。火前雨前格递降,社前称最味莫加。萌惊冻雷肯让竹,信滞暖风翻笑花。半肠穿人天未晓,雀舌摘归日已斜。竹笼烘焙细检点,篛叶裸包纷斗夸。山中居人近易得,未许传购城中家。吾庐隔山三十里,空贾枪旗如刈麻。南柱先生我外舅,缚茅旧对山焓砑。每缘过从得饱啜,更荷惠饷频拜嘉。因循茶癖胜酒癖,得此不羡杯中霞。人或笑我嗜好异,先生未厌求取奢。无端二年混京雒,缁衣乌帽飞尘沙。偶苦宿酲忆茗饮,缩地无术关山遮。玉堂书卧清梦远, 乞假便泛潇湘槎。欲教离绪释心曲,兼博乡味回齿牙。归来比邻走相访,夜深笑语犹喧哗。一竿日上晓睡熟,剥啄已惊秋林鸦。云是先生问劳使,赠以绿脚囊红纱。封题拳拳慰积慕,十斤才拣一两芽。从来故人喜复见,是交水淡情无涯。忙煎汤眼辨鱼蠏,坐听瓶笙洗筝琶。长途三伏热蒸甑,望梅目极南岳赊。陡浇枯肠得腴润,竟使渴肺生槎枒。月轮人铛桂香满,助我吟兴争天葩。何年山窑许移宅,亲辟茶圃锄荒畲。

历代文人学士写南岳茶文化, 除前面提到的李群玉、齐己等人外,清代文人聂镐敏的这首《南岳茶歌》〉很有典型意义,是南岳茶文化的经典作品。

2.明末宗僧弥嵩的《十二时采茶歌》展现茶文化的深厚底蕴

采茶子;金鸡未唱猫拖鼠。开眼依然在梦中,醒来不见当面齿。无底篮,猛提起。摘叶寻枝我不能, 伸手原在缩手里。

采茶丑;惊起法身藏北斗。蓦地钟声咬七条,下床踏匾蒲鞋草。看即无,拈即有。从门入不是家珍, 却笑痴人外边走。

采茶寅;个事从来不让人。自家冷暖自家识,父母非亲谁是亲。数他宝,不医贫。一句明明无盖复, 鹧鸪啼处百花新。

采茶卯;铁壁银山全靠倒。眨上眉毛已不中,那堪更向东西讨。非既除,是亦扫。铜沙罗里盛满油, 也是囫囵吞个枣。

采茶辰;饥逢王膳莫沾唇。于心无事犹多事,眼里无筋一世贫。分体用,涉途程。却怪沩山先父子, 掘坑平地陷良人。

采茶已;认得依然犹不是。三脚蛤蟆吞大虫,猢鬃倒上无皮树。非青黄,无拘系。撮来三月杖头挑, 持书不到家园里;

采茶午;二由一有一莫守。杨歧爱跨三脚驴,南泉不打无皮鼓。甜者甜,苦者苦。跳出南山鳖鼻蛇, 被人唤作曹家女。

采茶未;眼快手疾莫忌讳。树头树底觅根源,出处不如人处贵。石火红,汤鼎沸。赵州古佛太婆心, 要人解取其中味。

采茶申;佛亦强名法亦尘。棒下无生玄路绝,个中有理也难伸。修不证,悟岂亲。百城烟水铙参逼, 依旧眉毛眼上横。

采茶酉;光阴莫趁金乌走。鞭起泥牛海底行,赵州咬杀子湖狗。石女歌,木人舞。黑月三更赶太阳, 摇铃普化翻筋斗。

采茶戌;毫忽相差不应律。电光影里逗金针,百尺竿头滚罗毕。泯事机,齐得失。迢迢空劫没闲人, 祜起灯笼黑似溱。

采茶亥;磕破虚空成几块。南山烧火北山红,张公吃酒李公醉。出无方,入无内。十字街头等个人, 撞着明州憨布袋。

明末宗僧弥嵩有着深厚的禅学功底,也是一位颇有造诣的诗僧,着有《南岳山居集》、《中庵集》传世。他的诗歌带有浓烈的禅意, 南岳衡山的山水云雾在他的诗中韵趣妙生。他的《十二时采茶歌》更是匠心独具,就其内容和写作手法、表现形式,是南岳茶文化传承经典之作,甚至堪称中国佛教茶文化的精髓。

{Ky:PAGE}

三、以茶赋、茶联的表现方法抒发悠久历史的南岳茶文化

古代凉亭画法_古代凉亭插画_古代凉亭绘画工艺

1.明末清初文人王夫之写下的《南岳赋》《莲峰志》等作品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在《南岳赋》中,王夫之以”晚茗早荈,屑云蔽日“赋茶,与《莲峰志》”沿山皆茶,冬雪初霁,吐白花满川谷,弥望新粲,异香拂人。寒蝶冻余迎距,宛转若春日“。在《莲峰志》里,王夫之写莲花峰的茶,俨如一幅秀丽的风景画。

基于与南岳衡山的感情,王夫之喜欢这里的风土人情,喜欢这里的物产,更因为他爱茶,爱这里的茶山风光。对于烹茶和品饮,则表现他抚今思古的傅大胸怀。

2.清代诗人、学者王闾运在南岳首峰回雁峰所作茶寮是难得的茶文化财富

联曰:明窗啜茗时,半日闲,三日忙,须堪破庭前竹影;画船携酒处,衡山月,嶷山雨,懒思量城外钟声。

寮者,可作几种解释,但此联之寮,是一处寺庙茶寮。王闾运,清末湘潭县人,曾数游南岳衡山,与南岳寺僧敬安、默安、淡云为方外文字之交,为敬安《八指关头陀陀诗集》作序,其《日本僧赠南台寺藏经记》为《南岳志》收录,系清末学者。回雁峰茶寮,庭前竹影婆娑,对窗慢啜,尽三日之忙,得半日之闲,还可由此欣赏城外风光,也确实是难得的品茗佳境。

3.在南岳山麓,有一处老茶亭嵌人的一幅楹联很有名气,但已物是人非

茶亭楹联为:红透夕阳,好趁余晖驻马足。茶烹活水,须从来路汲龙泉。

这首茶联,用词遣句颇有造诣。联以红茶冠名,”红透夕阳“,写出了大好天气的傍晚景色;”茶烹活水“,显现熟练的烹茶功夫。”好庆余晖驻马足“,含蓄留客的意思; ”须从来路汲龙泉“,表明烹茶用的是好水。景好、意好、茶好、水好,迎接客人的盛情跃然纸上。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由于南岳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现在看不到这座老茶亭了 ,但从这副楹联可以品味南岳衡山待客的热情和茶味的芳香。

4.在烟霞峰下有个烟霞茶院, 院内镶嵌茶楹联,引来无数游客驻足留影

联曰:陆羽一经茶是宝,卢仝七碗胁生风。

此联为我省着名文史学家虞逸夫2006年撰写,时年96岁,联中对茶圣陆羽《茶经》极力褒奖,对卢仝的七碗茶推崇备至,可见老先生品茶功底深厚,得益茶事而身体康健。

四、以风格奇异的各种茶亭、茶室彰显南岳特色的茶文化

1.老式凉亭、茶室在南岳登山^沿路可见,现巳作为南岳茶文化历史佐证物

南岳衡山是一处历史悠久的风景名胜区,缘出古代凉亭施茶的民俗,在登山游览中可以看到很多的凉亭,过去常有寺僧凉亭施茶, 游人坐在凉亭歇憩、赏景。从胜利坊到玉版桥,过半山亭,经湘南寺,从五岳殿,到南天门,上祝融峰,一路都有凉亭或茶室。半山亭过去叫省心亭,此亭历史悠久,始建于六朝齐梁间,与佛教在南岳衡山的兴起几乎同时。此亭一直为寺庙所有,寺僧常在此施茶。至清同治元年,道教龙门派谭教清参访到此,购买该亭及部分土地,将亭改建为道观, 成为南岳衡山最有名气的道教十万丛林玄都观。

古代凉亭插画_古代凉亭绘画工艺_古代凉亭画法

2.新式茶楼、茶馆在南岳山麓琳琅满目,渲染了南岳茶文化氛围

南岳较早出现专业茶馆有三星茶楼,古镇茶楼和积香茶楼。三星茶楼位于金沙路与岳云路口。该茶楼特色是重视饮茶文化品位, 在大厅显眼部位陈列着古典茶具和工艺精品。在茶座墙壁上张挂着字画,让客人在品饮中体会到茶的诗情画意,同时还可以向茶客表演茶艺。三星茶楼非常重视在茶文化方面的宣传投入,不仅邀请名人名家品茶,还请名家写诗作画。

茶楼有一联曰:品茶笑谈谈家事国事天下事,把盏共创创新业伟业宏图业。

南岳古镇茶楼位于古南岳镇西街,与古镇一样,古色古香,茶楼的楹联曰:凝成寿岳云雾质,飘出毗卢晨露香。短短十四个字,包含着寿岳衡山秀美风景,甜甜的诗意,浓浓的清醇茶香。在这里打坐片刻,亦可让你在品茗中感受南岳衡山的魅力。

{Ky:PAGE}

五、用实物茶具的表现形式,记载传承了南岳历史的茶文化艺术

1.北宋时期南岳衡山生产的陶瓷茶具载现了南岳茶文化的历史

南岳衡山生产陶瓷茶器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自五代至北宋在南岳衡山建起了瓷窑。古瓷窑址至今在衡山县贺家乡可以找到,当时直称衡山窑。当今位于南岳衡山莲花峰下的界牌瓷厂, 是南岳衡山瓷业生产历史悠久且持续发展到现代的瓷业基地,该瓷泥矿藏丰富古代凉亭绘画工艺,适宜制作各种高档瓷器茶具,包括茶壶、茶碗、茶杯、茶盘、茶炉等等,生产的茶具远销国内外,是我国一处重要瓷业生产基地。

2.竹制工艺品茶具丰富了南岳茶文化的内涵

竹制茶具,在南岳非常流传和盛行,在湖南历史悠久。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中的竹笥,据考证是盛茶叶的器具。在南岳盛产各种竹子,制作竹木茶具,可就地取材,竹木茶具是南岳传统工艺产品。古朴的南岳竹木茶具生产工艺,造就了一个历史的车木之乡。在南岳衡山集聚了许多车木艺人, 使南岳车木艺术不断向前发展。这种工艺品生产,现在依然较为原始,只是简单使用脚踏杠杆带动的车刀,一人操作生产,就可根据要求制造出不同形式的车木工艺品, 包括各式各样的茶具。南岳市场销售的竹木茶具,有茶杯、茶叶盒、茶盅、茶壶等。车木加工的茶具,还可进行抛光,绘画等各道工序,经过抛光上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茶具绘画艺术方面,除了简单的水墨山水画, 近年来还发展了烙画艺术。一只电烙笔,在竹木器上烙上花纹, 一幅赭黄的烙画就上了茶具,该茶具摇身一变,就成了 一件弥足珍贵的工艺佳品。

六、历代伟人对南岳茶文化的厚爱曾留下过不少名联佳句

1.开国元首毛泽东曾经对南岳云雾茶给予过极高评价

毛泽东因茶结友,留下许多传奇佳话。辛亥革命时期,毛泽东参加新军,他的班长叫彭友胜,是南岳衡山人,两人在一起相处得很好,毛泽东离开部队时,彭友胜送给毛泽东两块银元做盘缠。解放后,彭友胜得知毛泽东当了国家主席,写了信致贺。毛泽东历来是珍重友谊的人,他依然没有忘记彭友胜是给他送过盘缠的新军班长, 当即给这位几十年前的朋友热情回信。彭友胜深知毛泽东喜欢喝茶,当年就给毛泽东寄去了一包南岳云雾茶。毛泽东主席喜欢不尽,又给彭友胜写了回信,称赞彭友胜寄去的南岳云雾茶叶非常好,茶味醇厚,香气浓郁。彭友胜对毛棘东主席如此热情洋溢、珍惜友谊的回信很受感动,以后每年春茶开摘以后,都要给主席寄些茶叶。

2.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南岳品茶论泉留下绝佳名联

名联曰:座上清茶依旧,国家光景常新。

胡耀邦一生清廉勤奋,生活中的乐趣就是尚茶爱茶。胡耀邦爱茶,但主张简朴,反对社会交往中的铺张浪费,提倡君子之交淡如水,细读此联,可以很好地了解胡耀邦的茶道思想。

1984年5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广东视察工作后途经南岳,在南岳磨镜台宾馆下榻休息。为了接待胡耀邦总书记一行,南岳区管理局书记谭岳生从祝融峰脚下的毗卢洞茶场调来新采的云雾毛尖茶,以优质的南岳云雾茶招待总书记,当时的这一杯茶,还真够韵味。胡耀邦总书记,还有现在的胡锦涛总书记(当时任团中央书记)都在磨镜台宾馆七号楼休息,宾馆的服务员手法娴熟将茶杯洗净,放进茶叶,斟满才烧好的开水,将茶杯一一送到各位首长面前。胡耀邦揭开杯盖,先闻后尝,轻轻地呷了一口,只感觉口齿生香, 喉吻润泽,身心舒畅,不由地连声称赞,南岳云雾茶”真是个宝“,从此以后,南岳云雾茶声誉一直在提髙,名气越来越大,享誉海外,身价倍增。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易居,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